2025款底盘进化!一级方程式聚焦五大领域

发布日期:2025-02-05 10:11    点击次数:194

2025款赛车关键技术变化

今年是地效规则的最后一年,各车队都在忙着改进他们的2025款车型。除了地效底板这个重点外,其他一些方面也会成为车队们提升性能的关键。2月份各车队都会发布新车,这里建议大家重点关注这五个方面的变化:

悬挂系统优化趋势

自从地效规则实施以来,拉杆悬架和推杆方案就成了各大车队开发的重点。这两种方案在尺寸、机械性能、重量和空气动力学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与地效底板相关的抗俯仰性能和底板进气方式上。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采用前拉后推的悬挂布局似乎正成为更多车队的选择。去年梅赛德斯把后悬挂改成推杆方式,而今年大家最关注的是法拉利可能会把前悬挂改成拉杆布局。

除了法拉利,其他车队比如梅赛德斯、威廉姆斯、阿尔法罗密欧和哈斯会不会也改变前悬挂布局,同样值得关注。即使所有车队在这个领域的选择可能大体相同,但每个车队的具体设计方案还是会有细微差别,比如叉臂和推杆或拉杆与底盘的安装位置,这些都能看出不同车队的设计理念。

简单来说,现在大家都在琢磨怎么优化悬挂系统,而这个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了。

转向杆的设计影响空气动力学

在F1赛车里,转向杆的位置其实挺重要的,但经常被人忽视。它对前轮的抓地力和整车的重量分布有很大影响,还会影响到底盘单体构造的大小。比如说,红牛车队为了减小单体构造的体积,从两年前就开始使用V形轮廓设计。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这个区域的气流,但这样一来,转向杆就得放在更高的位置了。

2025年F1空气动力学设计焦点

不过到了2025年,改变前方气流摄入依然是车队们关注的重点。就像去年迈凯伦提出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设计那样,我们可以从图中绿色标记的转向杆位置看出来。为了得到更好的空气动力效果,沃金车队(迈凯伦)把转向杆放在了下叉臂后面。作为前悬挂中最接近文丘里底板入口的部分,转向杆对气流进入底板的方式有很大影响。所以今年我们可以留意一下,有多少车队会采用这种设计。

红牛散热设计的新困境

去年,红牛推出了地效规则以来最复杂的散热进气口设计。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车身阻力,同时给车身上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他们只考虑了如何吸入冷空气,却忽略了怎么把热空气排出去。结果,虽然车身阻力确实减小了一些,但排出的热空气却破坏了引擎盖周围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这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还降低了尾翼和梁翼的空气动力学效率。更糟糕的是,这种排气方式导致赛车尾部下压力变得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RB20赛车经常出现前后轮失去抓地力的问题。

红牛尾部设计与车队策略

今年红牛会不会继续用这样的设计风格,还有他们怎么改进尾部散热口,都会特别受关注。另外,别的车队可能会跟着学,但关键问题是车队能不能在减少阻力和减轻高温气流对高速气流的负面影响之间找到平衡。换句话说,去年红牛只做对了一半,今年有没有车队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大家都要盯着看。这可能是少数能提升赛车空气动力效率的地方。

悬挂和散热器布局一变,车队就得调整座舱位置。而座舱位置变了,又会影响车尾部分,比如变速箱要不要再小一点,会不会影响到扩散器的空间。如果哪个车队在这个方面还能有所提升,他们在赛车的整体平衡上就会更有优势,更接近中性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今年法拉利值得期待,因为他们是四大车队里唯一一个还能缩短变速箱长度的。如果他们真的做到了,就能让赛车适应各种赛道,比赛周末也能有更大的调校空间,赛车的平衡也会更稳定。

车队尾翼创新竞赛

今年所有车队在前翼设计上使用柔性材料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毕竟去年迈凯伦就是因为这个赚到了不少便宜。另一方面,车队们对尾翼的创新也会更加疯狂。去年,迈凯伦是所有车队里升级尾翼最多的。相比于前翼,尾翼的改动对他们每场比赛的表现提升更大。如果预算允许的话,相信很多车队会效仿迈凯伦的做法。即使2025款底盘在夏休期后会被冻结研发,但不同版本的尾翼升级还是会贯穿整个赛季。